山東佳味食品有限公司(簡稱“佳味”)是火鍋料行業(yè)的“新兵”,,創(chuàng)立于2014年,。和很多“水土不服”的新企業(yè)一樣,佳味在2015年旺季時賣不出去貨,,遭遇了員工集體出走,,車間只剩17個工人的窘境。
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,佳味很快完成了逆襲,,從人們傳統(tǒng)意識中的淡季——2016年4月份開始,其產品已經供不應求,。
那么佳味是如何逆襲成功的呢,?佳味總經理盧志強揭秘:全靠“高性價比”“真正讓利給客戶”的經營理念,才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,。
您好,,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: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(yè)鏈的綜合平臺
2017-12-2814:32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(fā)布者:編輯
山東佳味食品有限公司(簡稱“佳味”)是火鍋料行業(yè)的“新兵”,,創(chuàng)立于2014年,。和很多“水土不服”的新企業(yè)一樣,佳味在2015年旺季時賣不出去貨,,遭遇了員工集體出走,,車間只剩17個工人的窘境。
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,佳味很快完成了逆襲,,從人們傳統(tǒng)意識中的淡季——2016年4月份開始,其產品已經供不應求,。
那么佳味是如何逆襲成功的呢,?佳味總經理盧志強揭秘:全靠“高性價比”“真正讓利給客戶”的經營理念,才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,。
01
初創(chuàng)期曾面臨倒閉
在火鍋料行業(yè)產能過剩,、產品同質化的大背景下,企業(yè)間的競爭日益加劇,,新企業(yè)由于在人員,、經驗,、品牌效應等方面資源缺乏,更是舉步維艱,,面臨著生存的煩惱,。
佳味始建于2013年,大概在2014年3月完成建設,,同年10月18日開始試生產,,到2015年7月16日產品真正進入市場,是名副其實的新企業(yè),,總經理盧志強此前也未從事過火鍋料或相關行業(yè),。
佳味的產品是行業(yè)常規(guī)品類,售價和大多數(shù)中小企業(yè)同樣,。這樣的企業(yè)在佳味所在地山東諸城非常多,,全國各地更是不勝枚舉,加之缺乏資金,、經驗和人脈等資源,,自然很少有經銷商會選擇與佳味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(yè)合作。
盧志強非常清楚地記得,,當時的產能一天還不到一噸,,一個月大概20噸。由于沒接觸過這個行業(yè),,趕上火鍋料行業(yè)近兩年不景氣的行情,,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,,把冷庫的門都給堵上了,。
“當時正值旺季,別人家產品都是供不應求,,我們的貨卻賣不出去,,形成鮮明的對比。當時什么都不懂,,我甚至不知道有些城市的凍品市場在哪里,。那時候要有人來拉貨,我心里特別高興,。”盧志強說,。
盧志強回憶,產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的局面持續(xù)了一段時間后,,公司上下人心渙散,,看不到希望,研發(fā)人員,、生產人員,、銷售人員,、管理人員集體出走,最后只剩下17個普通車間工人,。在外界所有人看來,,佳味恐怕難逃倒閉厄運。
02
低價高性價比砸出市場
然而,,時隔一年多的今天,,佳味把北方幾個重點區(qū)域市場做得有聲有色,生產的產品從淡季開始就供不應求,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,?
科技是第一生產力。在佳味最困難的時候,,技術人員王強一分錢工資不要加入公司,,盧志強也借此機會對公司當時的運營架構進行了調整。
盧志強采取的具體做法包括:產品方面,,提升所有產品的品質,,降低生產成本;管理方面,,充分利用資源,,重新部署各部門人員;銷售方面,,他“被逼”無奈,,確定了新的市場策略——在同檔次產品的對比中,佳味的產品要做到價格最低,,用低價砸市場,,讓利給客戶。
為什么說是“被逼”的,?因為盧志強不想讓佳味倒閉,。他仔細分析過了,與行業(yè)成熟的企業(yè)相比,,佳味缺少人員,、資金和經驗,如果品質做得一樣,、價格出得一樣,,經銷商不可能選擇他們。所以,,只能挑選自己有能力去改善的因素,,轉變思路。
“火鍋料行業(yè)的整體品牌意識越來越淡化,,低價產品還是有一定沖擊力的,,但一味低價,,沒有產品作支撐也不能長久,其實就是主打高性價比,。”盧志強還說,,如果別人也以這個思路做,會比他們做得好很多,。
現(xiàn)在業(yè)內有很多人說“佳味不賺錢到底干嘛的”“佳味是在賠錢砸市場”,,盧志強首次回應稱,做企業(yè)一定是賺錢的,,賺錢才能做好服務,,現(xiàn)在佳味的產品中有三分之一虧錢,三分之一保本,,三分之一賺錢,,但他的核算沒有考慮管理費用、設備折舊等,,就一心想做好市場,。
盧志強認為,佳味2015年和2016年相對來說做得不錯的原因是,,真正以市場為中心展開運作后,,經銷商們不拋棄、不放棄,,拼命賣貨,。他算了一筆賬:“相對其他企業(yè)來說,我們沒有業(yè)務員,,所有經銷商都是公司最忠誠的業(yè)務員,,銷售費用省掉很多。一個工廠如果有10個業(yè)務員,,每月工資至少10萬元,。”
市場好轉后,為了提升產能,,盧志強購置了新設備,現(xiàn)在佳味一天可以生產約40噸貨,,但還是供不應求,,從2016年4月份以來就一直處于斷貨狀態(tài)。
03
“同行不是冤家”
看到佳味的這種做法,,有同行送它別稱“小鋼炮”——凡是佳味到的地方,,總有一部分市場要被它攻占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覆蓋的區(qū)域不是很多,,但一直在不斷擴大,。其實也有經銷商問,,某個地區(qū)市場還空白,能不能讓他做,,我們一般都拒絕,,因為目前沒有那么多精力。我始終堅持,,要么不做,,要么就做好。到了一個市場,,一定要讓大家知道佳味這個品牌,。”盧志強說。
在跟客戶的溝通中,,盧志強會把成本告訴經銷商,。比如成本7000元,賣給經銷商8000元,,他會告訴經銷商自己賺了1000元,;賠錢的產品也是一樣,告訴經銷商自己賠多少,。信息完全透明化,,虧就是虧,賺就是賺,。
讓盧志強感動的是,,現(xiàn)在已經有經銷商主動要求,讓佳味每件產品提價3元,、5元,。但他覺得,以佳味目前的發(fā)展狀況,,兩三年內也不需要提價,。
“如果現(xiàn)在為了提價后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,那就是沒有考慮品牌的整體發(fā)展,。未來,,如果公司一年銷售額做到3個億,想不盈利都難,。”盧志強解釋說,,雖然前期的物料廣告費用還是很高,待覆蓋到全國市場后,,不必要的費用可以略微縮減,,屆時就有相對可觀的利潤。
盧志強介紹,,2017年會把調理品,、油炸產品,、火鍋料等品類豐富起來,并補充更多新品,,給經銷商提供更好的產品配搭,。“佳味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經銷商為中心。針對不同區(qū)域的市場情況,、飲食習慣,,為經銷商選擇合適的產品配搭和銷售方式,我還帶著經銷商去諸城其他廠家看產品,。”
“同行不是冤家,。”盧志強說,“如果一個經銷商的年銷售額是1000萬元,,即使全賣佳味也還是1000萬,,但如果通過我們介紹,給經銷商推薦合適的廠家,、合適的產品,、合適的銷售模式,他賣了5個億的產品,,哪怕只有10%是我的,,也能為我們貢獻5000萬元的銷售額。”
當然,,一味靠高性價比搶市場并不是佳味的最終目的,。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,佳味計劃2017年上半年選擇強勢區(qū)域做終端樣板:針對渠道的終端客戶,,與經銷商一道投放小吃車,,建設直營店。
按照盧志強的設想,,初步計劃在農貿市場建設直營店,,不光賣佳味的產品,做到面點肉食調理等凍品品類全覆蓋,,還可以適當增加凈菜,,承接周邊餐飲店的配送,輻射周圍居民的日常消費,;小吃車將代替街邊的三輪車,、手推小吃車等,配備冰箱和現(xiàn)代化廚具,,安全衛(wèi)生,讓消費者吃得放心,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